VW將在5月8日啟動首款電動車ID.掀背車的接單作業,德國媒體估計,在扣除電動車購買優惠之前,這款預計9月亮相、11月量產、年底才能交車的電動車,其基本款價位將在2.9萬歐元左右,外界預估這樣的價格很可能會讓VW每售出一輛ID.掀背車就會損失3000歐元。
德國媒體會這樣推斷,是根據美國財務諮詢公司Alix Partners在去年所做的評估,指出每輛電動車的生產成本比傳統燃油車要高出9千美元。甚至有最新的統計指出,當前每輛電動車的平均生產成本比傳統汽車高出1.2萬美元。儘管這些數字仍含有不確定的因素,但是可以看出電動車開發沒有大家想像簡單,預算動輒高達數十億美元甚至還更高,像VW和Daimler目前在電動車投資都上看350億美元,但兩家公司都表示這還不夠。
像VW ID.電動車賣一輛可能虧3000歐元其實已經算少的了,再早幾年投入電動車的車廠可能虧更多,像是通用旗下Chevrolet在2016年推出Bolt純電動車,外界便預估每賣一輛會損失8000到9000美元,Fiat在2017年發表的500e純電動車每輛虧損更是上看2萬美元。Moody’s穆迪信評機構在去年初的報告則指出,車廠每售出一輛電動車的損失約在7000到10000美元。若依此根據,VW每賣一輛ID損失3000歐元(約3330美元)其實也不算太慘。據了解,目前市場上已投入電動車市場的車廠,還得面臨虧損直到2025年才有可能由負轉正。
電動車之所以會讓車廠賣起來會出現虧損,主要是電動車生產經濟規模還不到位,儘管電動車生產所需零件比傳統燃油車減少許多,但是關鍵零件如電池與馬達等,都得用上大量的貴金屬原料,價格大幅上揚不說,更有可能因為電池產量供應不足,導致車子生產出來卻沒電池可裝,以去年9月開始量產、今年初開始交車的Audi e-tron為例,日前便因為電池供應商LG供貨不足,下修e-tron產量。另外許多車廠如Audi、Porsche和VW等都為因應電動車的大規模量產,必須重新爐灶打造專門生產電動車的生產線或是工廠。
既然電動車是賠錢貨,為何各大車廠還要一頭栽下去,虧損還是要賣,主因是以減碳為目標的巴黎協定,歐洲議會要求車廠到2021年的新車平均CO2排放量要達到每公里95克,到2030年還要削減45%,不然就要罰款。對車廠來說,2021年的目標都難以實現,2030年目標更是難如登天,然而沒有達到標準,車廠將面臨數億歐元的罰款。歐洲各車廠認為與其繳納罰款,不如把要罰款的錢拿來研發生產電動車,初期虧損雖大,但是在原物料在達到一定生產規模,生產成本便能降低,但是要想撐過這段時間,可能還真的要看車廠的口袋深不深。